Home avatar

使用 Ansible 来管理 Linux 系统的配置文件

想必对于许多 Linux 用户来说,最无法割舍的东西大概是自己长年累月积攒的各种软件工具的配置文件(dotfiles),而如何系统性地管理这些文件,其实也已经有很多现成的方案,比如 GNU/Stowchezmoi,可以将本来存放在系统各个角落的配置文件集中存放,并使用版本控制工具管理,当迁移到新的工作环境时,也可以十分方便地恢复自己原先的配置。

用 xdg-ninja「整治」杂乱的 Linux 家目录

Linux 系统下,大多数软件的配置文件与数据文件都会以隐藏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用户的家目录之下,而在 Linux 的文件系统下,隐藏文件的文件名都是以英文句号开头的,也就是一个点,所以很多人将这些文件称之为「dotfiles」。

让 Vim 配置更简单,Kickstart 介绍与配置笔记

Vim 绝对是一个让很多人又爱又恨的软件,爱它的速度快与功能强大,恨它的学习曲线与复杂的配置。我接触 Vim 的这些年来,从原版 Vim 折腾到 Neovim,也慢慢构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 Neovim 配置,主题、快捷键、插件配置等等都比较顺手了,也逐渐习惯用 Neovim 编辑一切,事实上,我在此网站发布的文章,包括目前正在写的这篇,都是我用 Neovim 以 Markdown 格式编辑完成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也遇到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是我的配置大多都是东拼西凑从互联网各处抄来的,配置文件写得比较杂乱且没有很好地作注释,时间一长搞得我自己也看不懂我的配置文件了,遇到一些问题要排查就要废挺多脑筋。

真的有人会用 Linux 打游戏吗?

就在着手写下这篇文字的前一天,我刚刚在《死亡搁浅导演剪辑版》中获得了全部 63 个成就,而使用的设备,就是一台运行着 Linux 系统的 ROG Ally 掌机。所以是的,真的有人会用 Linux 系统打游戏。

更好的 Steam Deck?ROG Ally 安装 Linux 折腾笔记

我于去年八月份左右购入了一台 ROG Ally,其实我最初是想买 Steam Deck 的,但是它的低色域屏幕实在让我有点犹豫,而且当时市场上丐版的 Steam Deck 价格基本稳定在了 3K 出头,让我觉得有些不值,而 ROG Ally 虽然官方店还要抢购,但黄牛渠道现货价格已经回落到了原价。考虑到丐版 Steam Deck 到手后还要折腾换硬盘,而加一千多块买 ROG Ally,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屏幕,更精致的外观,还有一步到位的 512G 存储,一番权衡后,我还是决定入手了 ROG Ally。

性能更好的虚拟机,virt-manager 的安装与使用

当想要尝试新的发行版,或者是遇到一些只能在 Windows 系统上运行的软件,我会选择在虚拟机中运行,能够自己随便折腾而不影响到宿主系统。在之前我使用的虚拟机管理软件是 VirtualBox,这是一个开源免费的,支持多种平台的虚拟机管理软件。但我在使用 VirtualBox 过程中也渐渐有些不爽,首先是要想让虚拟机与宿主机有较好的交互,比如文件共享,自动切换分辨率之类的,就需要在虚拟机中安装扩展包,但是在一些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扩展包后经常出一些玄学问题;还有就是性能比较差,图形 3D 加速配置什么的也比较迷。

我踩过的那些坑,浅谈一下如何更优雅地使用 Linux

相信对于很多尝鲜过桌面 Linux 系统的朋友,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就是稳定性差,不知道怎么就把系统搞崩了,又找不到问题的具体原因和解决方法,只能尝试重装,直到心力交瘁地回到了 Windows 或 macOS。但事实上 Linux 内核在稳定性上是要远远优于其他桌面系统的,这也是其在服务器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的原因,装有 Linux 系统的服务器可以几个月甚至几年不用重启而照样稳定运行。那么桌面 Linux 稳定性差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一个方面是虽然 Linux 内核十分稳定,但架不住 Linux 系统的图形界面稳定性确实比较差,很多时候瞎折腾确实会搞崩桌面,但内核还是好好的;另一个方面就是 Windows 确实驯化了绝大多数普通用户,而很多用户又将在 Windows 上的使用习惯带到了桌面 Linux,而很多不好的使用习惯会确确实实搞崩 Linux 系统。

记录一次 Arch Linux 故障的排错过程

我今天又尝试了下使用最新主线版本的内核,发现这个休眠问题似乎已经被修复了,但是又没完全修复,系统可以正常进入休眠状态,然而休眠后键盘指示灯一直亮着,说明机器没有完全断电,需要再长按电源键断电,不过系统是可以正常从休眠中恢复的,即使添加回了 kms 钩子也没问题。